查看原文
其他

有太阳的地方就有阴影,别轻易被「善良」绑架

哀悼君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2021-06-10


为什么有些“善”会让人不适?

说到“善良”“善意”,我们都会涌出很多美好的感觉。

我们都愿意自己是一个善良的人,也希望被他人善良以待。

以美好对美好,感觉必定也是美好的。

但在平日里,却总有一些来自他人的善意,让我们感到不那么舒服。

我们可能都曾多少有过这样的体验:

失恋、丧亲,处在情绪低谷期,亲朋好友善意的安慰和劝解,却令我们感觉更加不堪重负,甚至开始自责,愧疚于自己怎么也好不起来……

终于下定决心辞掉一份没有前途也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,周围的人却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好心激励:

  • “先找一份工作干着,好歹有一份收入......”

  • “不能闲太久,人会废的......”


原本打算重新梳理规划未来、养精蓄锐重新上阵,结果却先被排山倒海的焦虑淹没了……

这让我们不禁想问:明明是在被善良以待,但感觉却为何如此糟糕?

当你感觉到一个人表达出来的善意让你倍感不适,很可能是遭遇了 “有所求”的善良。

这些对他人“有所求”的善良背后,往往另有目的。更有甚者,是在“以善良之名,行恶毒之实”。

那些隐蔽的“有所求”的善意

这些善良背后的“有所求”,往往都是非常隐蔽的、不太容易被察觉的。

1、善良让人可以逃避自己的不堪 
 
有时候,一些人对他人施以善良,是为了逃避面对自己身上那些不能面对的部分。

上文提到的两个例子即是如此:

在别人情绪低谷的时候赶去劝慰、让别人赶紧好起来的人,有可能是为了让自己好受一些。

这时候对他人的劝慰,实则是在转移自己看到这些事情时,所激起的无法耐受的糟糕情绪。

只要让别人赶快好起来,自己就可以不去触碰、面对那些糟糕的情境,自己才能感到舒服。

而对于原本就处在低谷状态的人,面对这样的劝慰,实际上感受到的是被要求迅速好起来,这无疑是一种入侵和负担。

一个人辞掉不如意的工作,打算重新梳理规划未来,却先被周围人善意的激励搞到焦虑不堪。

这些焦虑感,实际上恰恰是来自于那些善意激励的人们自身的。

这些善意激励的人,或许面对的是同样不如意的境况,却没有辞职重新来过的勇气。

因此,看到别人辞掉不满意的工作,首先激活的,就是他们不敢、也不允许自己做一个没有工作没有收入的人的焦虑感和恐慌感。

这份不容易耐受的焦虑和恐慌,就需要通过劝他人赶紧找工作的方式来缓解。只有将他人拉回到与自己同样的位置,才能抚平内心被激起的巨大波澜。

进一步而言,当看到一个人做出了自己不敢也不能做出的事,这无疑是令人嫉妒的。

这份嫉妒也促使他们在潜意识里想要去破坏他人所取得的成果。善意的激励他人赶紧找工作,实际上也是在平衡他们的嫉妒之心。

而让人感到舒适的善良,是建立在有同理心、洞察他人的情绪和需求的基础上,所给予他人的舒适关照和温暖。

在上面两个情境中,如果我们能够觉察并消化自己那些不能耐受消化的部分,可以允许他人在自己的情绪和状态里面待一待,让他们感受到这些暂时的低落与低谷的境况是可以被允许被接纳的,就是我们给予他人最大的善意了。

2、你要对得起我对你的好 

有些善意,是对他人有要求的——我对你好,你就要报答我;否则就是对不起我。

曾经的前同事,当年大学毕业在北京经过打拼算是站稳了脚跟。但没过多久家中遭遇变故,好在家乡一位亲戚当时大力帮助,让他度过了那段时期的难关。

但从此,这件事便成了那位亲戚时常挂在嘴边的“功德”。

多年来亲戚也对同事提着各种要求:小到为自己的孩子补习功课、大到全家旅游要求同事接待安排,甚至要求同事为自己的孩子在北京找一份好工作……

而最让同事难以承受的是,在提出这些要求的时候,亲戚总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“当年要不是有我……”

可以说,亲戚当年帮助同事家里度过难关的善意,已经是一种利用别人的痛点、弱点,为日后谋取利益交换而提前支付的筹码了。

这样的善意,是对他人有要求、有条件的,本质上是一种需要被偿还的善意。

由此,施善者与受善者之间实际上是一种债偿关系。

因为肩负有“还债”责任,这样的善意对受善者就成了一种“生命不能承受之重”。

而同样是在他人落难之时施以援手,尼古拉斯· 温顿则展现了什么是真正的善良:

在1938年的战乱中,温顿曾悄悄帮助669个捷克儿童逃出纳粹集中营,将他们送往英国,并拿出全部积蓄为他们找好新的家庭。但整整50年,他没有跟任何人提过这件事。

直到1988年,温顿的妻子发现了这个秘密,面对纷涌而至的荣誉,温顿只是平静地说:“做好事,不是为了让人知道。我不是故意保密,我只是没说而已。”

“善行无辙迹。”

真正的善良是平等的,不会居高临下,更不会大肆声张。而是让身边的人感到一切如常。

3、善良是为了撑起自己的面子 

有时候,有些人对他人的善意,为的是撑起自己虚弱的“面子”,弥补自己不如别人的不足之处。

很多善意的背后,其实是为了给自己“贴金”。

一个常见的例子,很多好心人、热心企业会捐助失学儿童、帮助灾区群众。扶危济困,这些帮助本身都是值得赞扬的善举。

但很多这样的善举,往往都刻意伴随着隆重的捐助仪式,安排各路媒体的采访,被捐助者要在这样的场合被拍照录像,表达各种“感恩”。

这些刻意之举,等于要求被帮助者奉献出他们的自尊,给善良者脸上贴金。这样的善良,给他人带来的,是自尊的羞辱。

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曾经有一则新闻报道的一个温暖的“套餐A”的故事。

一家牛肉面馆贴出温馨提示:“本店免费提供晚餐,不求回报,只希望在你有能力的时候再去帮助他人。只要告诉店员要套餐A,找地方坐,吃完直接走就行。”

这位店老板展现出的善良,是自然而然、不动声色地默默行动,不张扬,不喧哗,甚至也毫无施舍和怜悯的痕迹,却是一份真正令人温暖的善意。

这让人想起作家瓦雷里的一句话:“慈善之举的核心内涵,不仅仅是出于对被救助者的一种物质救助,它还应该包括对被救助者尊严的一种维护。

不管是逃避自己内心的不堪,还是为了求得回报、满足面子,那些“有所求”的善良,都是在借善良的名义满足自己的欲求。

说到这里,我想到南京理工大学针对贫困生做法:利用大数据分析,学校把每个月在食堂吃饭超过60顿、总消费不足420元的学生,悄悄列为了受资助对象,不用审核不用公示,直接将补贴款打进贫困生的饭卡。

这让我们看到——当施善者本身圆满自足,不必通过施善而满足自己时,对他人施与的才是真正善良。

那是在能够体会别人的疾苦时,也能尊重、体贴他人;既有尺度的帮助人,却又不强人所难,顾及他人的尊严,不给他人制造难堪。

善良的地基,是对自己友好

我们将这些令人不适的善良摊开来说,并不是为了谴责那些打着善良旗号对他人有所求的人。

而是为了反思:是什么让我们的善良变得“有所求”?

在我们成长的文化环境中,大多数人从小教育被要求做个善良的人,要首先为他人着想,满足他人。

而满足自己的需求则会被看做是一个自私的人,是被道德所不允许的。

但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真实的需求,当这些需求不允许被表达也不能够被满足,这些不满和愤怒就会变相地以别的形式去表达出来。

一个被要求善良的人,也会要求他人要善良。

对他人充满善意、一心想要让别人变好的人,内心深处有一种执念——我不允许你不好,因为你如果不好,我也觉得自己不好。

这样的善人在人际关系中往往是边界不清的,在他们的心中,你即是我,我即是你。所以我有义务有责任帮助你成为和我一样棒的人。

而一个人不允许自己不好,也意味着其不能面自己对人性中阴暗的部分。

对一些人而言,面对自己的不好意味着自我的破碎。通过自己的善意去帮助他人变好,其实是在回避自身人性深处的阴暗面,借他人之手维持自我感觉的完美。

还有一些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善良,其实是在制造他人对自己的内疚。

这样的善良,最终其实是为了感动了自己,弥补自身的自恋不足。表面上是在帮助他人,其实是帮助那个虚弱的自己。

当我们对他人“有所求”而授人以鱼时,也会对他人没有回馈以更多的鱼而有所苛责。

可以说:在这些“有所求”的善良背后,都有一个不被看见的、不曾被满足的真实、虚弱的人。

而“无所求”的真正善良,需要一个人首先有独立人格与自尊,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并照顾好自己。

只有这样,我们才会对他人施以授人以渔的真正的善意,也不会追求因为施与他人善意而成为“救世主”。

没有夹杂着“有所求”的善良,是如春风化雨般、润物细无声的;那是一种不带诱惑的深情。

所以,真正需要被善良以待的人,其实正是那些向他人施以“有所求”的善良的人们自己。

你可以不必苛责自己必须对他人善良,但一定要首先对自己慈悲。



 今日互动话题 


# 你也曾被某种“善良”绑架过吗?为什么会让你有种不适感呢?

*提示:我们将选出精彩的留言进行专栏推送,让你的需求和故事,见解与分析,更好地被大家看见~如果不希望你的留言上墙,请备注【匿名】即可。我们收到暗号将不会精选,并且在制作专栏推送时,以匿名方式刊登,你可以尽情留言倾诉或分享。


乖乖女如何变坏?

2021-05-29

这大概是爱情最糟糕的样子,亲密关系的二极管误区,你必须知道

2021-05-28

北大教授吐槽女儿:我奋力托举你当学霸,你势不可挡成为学渣

2021-05-27

为啥管多管少都是错!这个妈到底该怎么当?

2021-05-24

深度分析:该不该让伴侣承受自己最真实的情绪?

2021-05-23


⬇⬇点击“阅读原文”,预约UM心理服务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